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、血清肿瘤标志物和活组织检查。根据患者性病史、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选择一项或多项检查。
成像测试 包括普通 X 射线、超声检查、CT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(PET) 和 MRI 研究。 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异常情况,明确肿块的性质(实质性或囊性)、病灶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。对于进行外科手术或活检,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生物标记物可为一些特定肿瘤提供确诊依据(见肿瘤免疫诊断)。除高危患者外,大多数生物标志物的测量并不作为常规筛查测试。实用的例子包括:
甲胎蛋白(原发性肝癌和睾丸肿瘤)
癌胚抗原(结肠癌)
beta-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(绒毛膜癌和睾丸肿瘤)
血清免疫球蛋白(多发性骨髓瘤)
分子检测(多种癌症)
CA125(卵巢癌)
CA27-29(乳腺癌)
PSA(前列腺特异性抗原--前列腺癌)
一些生物标记物在监测治疗疗效方面更有价值,而不是发现肿瘤。
当怀疑是癌症时,几乎总是需要组织活检来确认诊断和组织来源。活检部位的选择通常是根据可操作性和侵袭程度而决定的。如果存在肿大的淋巴结,细针或空心针穿刺活检可明确癌的类型。推荐进行组织活检或淋巴结切除来诊断淋巴瘤,因为保留淋巴结结构对于准确zu'zhi'x诊断很重要。有时需要开放性活检。活检的其他途径包括支气管镜或纵隔镜用于纵隔或中央型肺肿瘤、经皮肝穿刺活检用于肝脏病灶以及CT或超声引导下的肺或软组织肿块活检。
分级是判断癌症侵袭性的组织学发病方法,可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,通过检查组织标本而确定。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而确定的,包括细胞核、细胞质和核仁的形态、有丝分裂和坏死率。很多恶性肿瘤的分级标准已经更新。
分子学检测如染色体分析、荧光原位杂交(FISH)、PCR和细胞表面抗原检测(如淋巴瘤、白血病、肺癌和消化道肿瘤)有助于明确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病灶,尤其是原发不明的恶性肿瘤,也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