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跳一直跳,就會跳得比較高嗎?
此篇文章,將會學到關於跳高的 4 個重點:
增強式運動。
跳高的訓練動作。
跳高相關的阻力訓練。
跳高的協調性。
想知道這些重點細節就繼續看下去吧!
想跳得高可以分為:
牽張反射型
力量型
協調轉換型
有其中一項,就能跳得比一般人高;但如果不甘於當一般人,就必須同時掌握這三項,自然能跑得更快、跳得更高!
增強式訓練(PLYOMETRICS )
想跳得高,不能不先了解力學公式:
能量(Power) = 功率(w)/ 時間(t) = 力(force)* 速度(v)
由此可知:
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,收縮時間越短能產生越大的能量 → 增強式訓練。
在相同時間下功率越強,產生的能量越強 → 爆發力訓練。
肌肉力量越強,產生能量越大 → 肌力訓練。
速度越快,產生能量越大 → 速度訓練。
能使肌肉快速收縮循環(時間 t 越短),並運用身體本能「牽張反射(SSC)」的增強式訓練,想要增加跳躍力的各位,怎麼能不練?
進入訓練之前,要先了解增強式訓練的基礎:建立在牽張反射(SSC),同時結合機械(SEC),以及神經伸展反射(stretch reflex),分別在以下三個時期扮演重要的角色,並在跳躍時產生最大的力量。
第一階段,離心收縮期:
作動肌被伸展、SEC 儲存彈性位能、肌梭被刺激。
第二階段,緩衝(轉換)期:
為離心收縮期與向心收縮期中的停頓,外在動作呈現靜止狀態。值得一提的是,若在轉換期停滯太久,儲存的彈性位能將會以熱形式消散,就無法提供向心收縮期肌肉的活動。
第三階段,向心收縮期:
SEC 釋放彈性位能並收縮作動肌群,增加向心力量輸出。
原文出處:悍草訓練